导读:近日南方多省份防汛进入关键阶段。短短几日内,保险业接到的报案数量、估损(报损)金额、赔付金额迅速增加。最新消息显示,截至7月11日12时,湖南等8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超11亿元。
近日南方多省份防汛进入关键阶段。短短几日内,保险业接到的报案数量、估损(报损)金额、赔付金额迅速增加。最新消息显示,截至7月11日12时,湖南等8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超11亿元。
当前社会风险总量持续增加,风险结构日趋复杂,这就要求保险业特别是财险业提供更针对性的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险企也在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来实现前瞻风险预警和实时风险监测。业内人士还指出,正确落实好风险减量,做到“防重于赔”,将灾前预警、灾中救治处置和灾后救济补偿有机结合起来,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保险报损32.1亿,已赔付预赔付超11亿
近日正值主汛期,南方多省份防汛进入关键阶段。保险业快速启动保险应急响应,全力做好灾害理赔服务工作。
具体来看,保险业一方面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统筹行业力量开展灾区无差别救援,为防汛救灾撑起保险“防护伞”。同时保险业还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和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理赔进度,落实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的要求,为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保险力量。
在6天时间内,多地保险赔付、预赔付金额已接近翻倍。据国家金融管理总局最新消息,截至7月11日12时,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各相关保险机构已向受灾现场累计投入人力超4.6万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车辆超3万辆次。
而国家金融管理总局7月5日15时消息显示,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8个地区保险机构累计接报案8.13万件,涉及车险、农险、企财险、意外险、农房保险等险种,估损(报损)金额24.59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6.76亿元。各相关保险机构已向受灾现场累计投入人力3.09万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车辆超1.96万辆次。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杨泽云表示,面对洪水带来的灾害,要落实风险减量的理念。比如,洪水灾害前的天气预报、各种风险防范技术的运用、以及风险教育等措施,甚至包括保险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前防范洪水灾害等;洪水灾害中的及时救援;以及洪水灾害后的及时快速的理赔,使得受灾居民及时恢复生产和生活,降低灾害带来的总体损失等。
提升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落实防重于赔理念
当前社会风险总量持续增加,风险结构日趋复杂,这要求保险业特别是财险业从传统风险等量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介入社会风险全流程管理,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因此监管机构曾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倡导行业实施风险减量行动,实现从“补损失”到“治风险”的跨越。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保险业正研究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灾害“看不清、看不全、管理难”的问题。其中,中国人寿(31.200, -0.27, -0.86%)财险搭建了“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可量化风险数据、地理空间和客户风勘结果等,上线以来累计推送综合灾害预警信息超过4000万次。人保财险建立了物联监控预警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包括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置等全流程物联监控预警服务。
关于保险业如何建立全维度风险减量管理机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曾发文探讨过。山东监管局表示,一是健全内外机制,搭建“对内健全组织、对外凝聚合力”的顶层服务框架;二是强化智力支持,打造“注重教育培训、加强预防服务”的前端防控平台;三是深化科技赋能,构建“前瞻风险预警、实时风险监测”的中端降险矩阵;四是建立“应急抢险救灾、保险分担风险”的末端减损体系。
“要正确落实好风险减量,做到‘防重于赔’。面对地震、暴雨、洪水这些自然灾害,怎样做好灾前预防、处置、尽可能减少物质损失,特别是避免人员伤亡,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寿财险副总裁周海涛表示。
周海涛还指出,灾中的及时处置和救治,也需要保险业贡献保险价值力量。灾后的及时救济和补偿可以帮助社会大众、居民和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如何将防处救治有机结合起来,对保险价值的延伸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考验。
341941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